⭐️用營養素降低慢性發炎,預防胰臟癌!CA-199下降 真實案例

問題簡述

很多人健檢會做「腫瘤指標」的檢查,比如:

PSA: 攝護腺癌指標、CA-153: 乳癌指標、CA-125: 卵巢癌指標..等等。

這是一個很普遍的「篩檢」工具,但不是「診斷」工具。

如果腫瘤指數升高,那得安排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,才能確診。

但如果影像學發現”沒有”癌症,那也不能怎麼樣;

一般來說,這時的腫瘤指數升高,會被解讀為「慢性發炎」,然後只能建議客戶「持續追蹤」。

 

現有方法

重點來了:

慢性發炎不是疾病,而是疾病的「前奏」;

所以常規醫學是不會處理的。

 

常規的建議-「定期追蹤」,意思是:

等到這個慢性發炎,真的釀成疾病(ex.癌症),我們再來處理吧(開刀or吃藥)。

但等到癌症真的發生,很多事情就都大不相同了。

就算可以治療,但從此的生活品質,跟從前都不會再一樣了。

 

目前常規醫學並沒有提供明確的方法,能讓我們在「慢性發炎」時,就積極調理,以防癌細胞失控地生長。

充其量只是建議我們要吃得健康一點、生活規律一些..;

但許多人都已經很努力養生了,為什麼還沒辦法達到好的成果呢?

 

營養醫學的重點,在於「個人化」。

藉由個人化治療,我們可以準確處理問題核心,以達到明確的效果。

 

真實案例

47歲的S先生,基本上都很健康,沒有慢性病史,

只覺得免疫力有點弱,比較常感冒、手腳冰冷、輕微便秘..等。

這當然只是亞健康的狀態,並不是真的有什麼疾病。

但是,外院的健檢發現,他的 胰臟癌指標 CA-199 超標

胰臟癌是人人聞之色變的「癌王」,預後非常差,所以S先生當然是如臨大敵,謹慎以對。

幸好,後續的檢查,並”沒有”發現癌症。

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,但健康意識很高的S先生 馬上就想:

有沒有方法,能調理我的體質,改善這種慢性發炎的狀態呢?

這是非常值得讚許的一個想法,也是我們從事抗衰老醫學的人,最想推廣的觀念:

因為胰臟癌一旦發生,會是相當棘手的疾病,治療並不輕鬆;

所以最好的方法,還是預防勝於治療!

於是,我們幫他做了精簡的「細胞功能」檢查,結果發現他的DNA受傷了

我們之前曾介紹過這個指標:8-OHdG,過高的話就代表DNA受傷 (是因氧化壓力過高所造成)

DNA受傷,容易造成基因突變,可能因此讓正常細胞 轉為惡性的癌細胞。

所以,如能降低DNA受傷,那就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的風險!(*註1)

 

我們幫S先生進行營養調理後,他的進展如圖所示:

不到5個月的時間,我們就將他的DNA受傷修復,胰臟癌指數CA-199也跟著降到正常範圍內了。

 

抗衰老營養醫學

可以修補DNA的營養素非常多,比如:

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、鋅、錳、硒..等等。

各位讀者當然可以補充各種抗氧化的營養素試試看,

但我比較建議「精準補充」,也就是根據你身體實際的需求,來決定補充的內容、劑量、補多久..等。

 

因為我們看過太多人,積極補了好久的營養素,卻根本看不出任何效果!

 

這是因為,醫學是很個人化的;

表象可能都是DNA受傷,但背後原因卻都大不相同。

純粹看書 按圖索驥來做事,或許”學理”正確,但沒有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補充,就難以讓健康有確實的進步。

 

根據檢查結果,S先生最需要的,是「硒」(Selenium)這個營養素。

所以我們便開始幫他進行,硒的營養點滴+口服療程。

不到5個月的時間,S先生的DNA就被修復到完好無缺,且胰臟癌指標CA-199,也降到正常範圍了。

這是因為,「氧化壓力」跟「慢性發炎」,本就是息息相關的;

藉由補充硒元素,降低了氧化壓力,修復了DNA,那麼慢性發炎也就降低,所以腫瘤指標就不再超標了。

 

結語

抗衰老營養醫學,就是「防患於未然」。

不是「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」而已,因為那還是在「找病+治病」;

相對地,我們更想提倡「科學養生,確實提升健康」。

 

「確實」這兩個字很重要,因為 保養的方法很多,但不見得能達到什麼效果。

比如 每天走X千步、吃多少蛋白質、每週運動幾天..;

168斷食、生酮飲食、補充NAD、補充益生菌、補充白藜蘆醇、補充薑黃..等等;

養生抗衰的方法很多,但做了究竟有沒有效果?

 

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方式評估,讓數字告訴我們 是否真的有效。

 

而說到「預防疾病」,應該大家都想預防「癌症」吧!

做完健檢,抽血發現「腫瘤指數」過高,但進一步的影像檢查確認”沒有”癌症,那接下來該怎麼做?

 

今天就用一個真實案例告訴大家:

只要善用科學檢測,搭配精準的營養補充,就可以確實地降低慢性發炎、改善「癌症體質」,

進而有效提升健康、預防疾病,是效益非常高的保健之道!

在此分享給大家。

 

註1:關於8-OHdG,請點擊此處觀看更多文章。

Photo by Matt C on Unsplash